沉水植物的生長情況介紹
植物體長期沉沒在水下,僅在開花時花柄、花朵才露出水面。如金魚藻、車輪
藻、貍藻和眼子菜等,表皮細胞沒有角質或蠟質層,能直接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氧和其他營養物質,根部退化或完全消失。葉片上的葉綠體大而多,排列在細胞外圍,能充分吸收透入水中的微弱光線。葉片上沒有氣孔,有完整的通氣組織,能適應水下氧氣相對不足的環境。無性繁殖占優勢,授粉在水面進行。雖然海洋中的大葉藻(Zostera)藻及海藻類均包括在內,但一般則是指淡水植物。如黑藻屬(Hydrilla)、苦草屬(Vallisneria)、狐尾藻屬(Myriophyllum)、金魚藻屬(Ceratophyllum)、小葉眼子菜(Potamogetoncrispus),輪藻(Ch-aracoronata)等葉和莖的機械組織、角質層、導管等均發育不良,質柔軟,葉多半可進一步區分為細長形或線形。營養鹽類,O2及CO2主要是通過藻體表面攝取。
假根的發育也不良,多少具有吸收能力,但主要是作為固定器官來使用。另外,也有無假根的藻類(如金魚藻)。沉水植物是以根莖〔苦草屬、眼子菜屬(Potamogeton)〕、芽(黑藻屬、小葉眼子菜屬)、種子(刺藻)等進行越冬。
因為沉水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水體中的營養物質,包括氮、磷等。針對富營養化的湖泊、濕地,可采用每年有計劃地收割沉水植物的方式轉移水體中過量的營養物質,對緩解水體富營養化起到積極作用。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莖生于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中,具發達的通氣組織,利于進行氣體交換。葉多為狹長或絲狀,能吸收水中部分養分,在水下弱光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因為水質渾濁會影響其光合作用?;ㄐ?,花期短,以觀葉為主。